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智能机器人技术前沿论坛在科学岛成功举办

来源:  | 时间:2023-08-26|  作者:吴银亭

  8月25日上午,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指导,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等单位承办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前沿论坛在科学岛会议中心大报告厅举办。国内知名专家、相关重大项目及课题负责人、青年科学家等70余人参会,大家围绕“先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主题开展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院长刘建国、科研规划处处长屈哲,智能所党委书记吴丽芳及部分所领导出席此次大会。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大学、兵器工业部201所、山东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单位的十余名专家应邀参会。会议开幕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副院长吴海信主持;会议报告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付宜利、智能所副所长宋全军、智能所智能感知中心主任宋博分别主持。 

  刘建国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合肥物质院的基本情况、特色研究方向及主要科技进展等。他表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智能所形成“端到端人工智能赋能技术”的十四五规划,将逐步突破多模态感知、异构数据融合决策、人机共融等关键技术,构建智能机械、现代农业领域技术与场景协同应用的赋能路径。希望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繁荣学术思想、聚合优势资源,为合肥物质院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随后,兵器工业部201所江磊研究员、山东大学田国会教授、浙江大学熊蓉教授、东南大学李新德教授、北京大学刘宏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付宜利教授围绕论坛主题,以端到端人工智能赋能技术创新链为主线,从前沿技术到应用场景的各层面开展学术研讨和技术交流。 

  江磊研究员作了题为《通用人形机器人技术挑战与机遇》的报告,他结合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背景、研究历程等,指出通用化是新一代机器人的重要特征、是本轮产业化竞争的新机遇。并具体解读了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在通用化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架构、应用场景、机制创新等方面分析了新一代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规划与设想。 

  田国会教授作了题为《面向服务任务的家用机器人类人高效物品搜寻机制》的报告,他从面临的难点、技术方法、研究思路、模型构建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面向服务任务认知的多领域知识建模、基于多领域知识的物品搜寻规划、基于可变观测的适应性家庭场景识别等。 

  熊蓉教授作了题为《自主无人系统的开放通用高端智能控制器研究进展》的报告,她结合研究背景与意义、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具体分析了自主可控的开放通用高端智能控制器在设计理论与方法、基础平台、中间件、算法库、集成验证五大研究内容的针对问题、研究进展等。 

  李新德教授作了题为《机器人场合认知》的报告,他从研究背景与挑战、方案与思路出发,重点介绍了团队在步态身份及情绪联合识别、基于文本化语义线索的场所感知、基于多模态融合表达的场所感知、基于知识图谱推理的场所理解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 

  刘宏教授介绍了团队在基于多元可信架构的机器人视觉通用特征学习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共融知识嵌入提高自主性、通过子网交互提高安全性、通过跨域繁华提高实时性,从而共同构成机器人视觉感知自主学习新机制;并具体介绍了基于视听融合的说话人定位与跟踪研究方面的创新工作。 

  付宜利教授作了题为《人形机器人研究进展与挑战》的报告,他从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突破等出发,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人形机器人研究方面的迭代历程,以及在轻量化高强度机器人设计与制造、高集成度液压驱动与动力技术、建模与运动稳定控制、机器人抓取操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本次会议得到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推进布局调整,深化科研改革”专项—“端到端人工智能赋能技术研究及建制化科研探索”项目支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一同参观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会场

吴海信主持会议开幕 

刘建国开场致辞 

付宜利、宋全军、宋博分别主持专家报告

江磊研究员作报告

田国会教授作报告 

熊蓉教授作报告 

李新德教授作报告 

刘宏教授作报告 

付宜利教授作报告 

参观 

附件下载: